Vibe Coding(氛围编程):把代码交给 AI 的瞬间,也交出了未来的维护权——慢慢学AI162
译者有话说
“氛围编程”的本质,就是以 AI 的速度疯狂堆积技术债。
AI 编程是把双刃剑:做原型是神器,但用于长期维护的核心项目,就是灾难的开始。
让不懂技术的人用 AI 开发核心产品,就像给孩子一张无限额度的信用卡—— 一时的风光,换来的是日后无尽的债务。
驾驭 AI 的关键,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提升“理论构建”能力。人必须是缰绳的掌控者,而不是被 AI 牵着鼻子走。
“氛围编程”,就是在制造技术债史蒂夫·克劳斯 (Steve Krouse)
尽管大众对此普遍感到困惑,但 Andrej Karpathy 创造“氛围编程”(Vibe Coding)这个词,本意是指一种 AI 辅助编程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你甚至 “感觉不到代码的存在”。
遗留代码/技术债对于那些没人看得懂的代码,我们早就有一个词来形容:遗留代码/技术债。
遗留代码人人喊打,这并非空穴来风。可问题是,代码不就在那儿吗?直接看代码不就能搞懂了吗?
大错特错。没人看得懂的代码,就是实打实的技术债。要吃透一段陌生的代码并完成调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更别提在不引入新 bug 的前提下添加新功能了——那更是难上 ...
AI正在悄悄学坏?Anthropic首次披露潜意识微调的风险——慢慢学AI161
译者推荐语
模型“蒸馏”并非绝对安全:看似无害的训练数据,可能正悄悄传递“教师模型”的隐藏偏见甚至恶意。
防范 AI“潜意识”污染,最简单的策略是“异源相授”:确保用于微调的“学生模型”和生成数据的“教师模型”来自不同架构家族。
AI 安全不能只看表面言行,更要深究其“出身”。模型参数的相似性,是隐藏风险传递的根源。
企业广泛应用的“合成数据”训练法暗藏风险:它可能在不经意间,将一个模型的缺陷“遗传”给另一个,造成无意的“数据投毒”。
Anthropic 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语言模型在“蒸馏”(一种为特定任务微调模型的常用方法)过程中,可能会习得一些隐藏特性。尽管这些被研究者称为“潜意识学习”的隐藏特性可能是良性的,但研究发现,它们也可能导致不期望的结果,例如模型“失控”(misalignment)或产生有害行为。
什么是“潜意识学习”?蒸馏是 AI 应用开发中的一项常用技术。它通过训练一个更小的“学生”模型,来模仿一个更大、能力更强的“教师”模型的输出。这个过程常被用来创建更小、更便宜、更快的专用模型,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然而,Anthropic 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一个出人意 ...
AI正在“掏空”我们的脑子,但方式超出你的想象——慢慢学AI160
结论前置
未来的职场分野,不在于“用不用 AI”,而在于你是“驾驭 AI”,还是“被 AI 驾驭”。
AI 最大的风险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外包”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导致认知退化。
不要把 AI 当作完成任务的“外包工”,而要把它当作激发思考的“陪练师”。每一次提问,都应是一场你主导的深度对话。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 AI 的输出,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而是你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
失去深度思考能力并不远全世界都为 AI 疯狂。短短两年,就有近 10 亿人涌入 OpenAI 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硅谷增长飞轮:打造卓越产品,提供普惠价格,让你欲罢不能,最后再想办法收割百亿利润。
我们之所以拥抱 AI,因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快捷方式”。但这趟“快车”,对大多数人而言,终点可能并不美好。我们先是让 AI 接管部分任务,但很快就会发现它已无所不包。最终,我们可能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赖以生存的工作和未来的机遇。
但这并非命中注定。你可以选择看清前路,并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终局的开端2023 年 3 月,我第一次使用 ChatGPT。如今,ChatGPT ...
AI时代最大的谎言:我们害怕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去存在的意义——慢慢学AI160
写在前面作为一名家长,被孩子问倒已是常态。很遗憾是,讲道理,旧式家长的威严,几乎荡然无存了。孩子的教材一直在变,课程内容不断前置。处理孩子作业的时候,有几个很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试卷去答案,错题整体这些功能,在夸克上很好解决了(对,就是你想的那个夸克网盘那个夸克)。
最近发现它又在拍照上整了“花活“,让家长的”面子”又回来了。
作为产品经理,有了想深入探究的想法。
一个入口,处理原本需要五六个App才能完成的事情传统意义上的“拍照工具”,只停留在“识别”或“搜索”阶段,而夸克AI相机则从“识别”进一步走向“理解 → 分析 → 建议 →生成”。
你不需要在多个App之间跳转,也不需要再手动拼接流程,它把复杂的多步任务变成了一个简单动作:拍一下就好。
✅ 三个真实场景,看看它的“任务闭环能力”:
🧾 一张模糊、有水印的旧文献图表
拍照后自动去水印、高清化,识别数据内容 → 查找原始出处 → 智能总结 → 输出结构化综述草稿。
📝 一张课堂板书或会议白板照片
拍照后自动识别文字 → 去手写背景 → 提取要点 → 自动生成学习笔记或行动计划。
📊 一张健康报告或财报截图
...
“爸爸你知道吗?”——这个问题背后,是一场AI时代的亲子关系重构——慢慢学AI159
写在前面作为一名家长,被孩子问倒已是常态。很遗憾是,讲道理,旧式家长的威严,几乎荡然无存了。孩子的教材一直在变,课程内容不断前置。处理孩子作业的时候,有几个很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试卷去答案,错题整体这些功能,在夸克上很好解决了(对,就是你想的那个夸克网盘那个夸克)。
最近发现它又在拍照上整了“花活“,让家长的”面子”又回来了。
作为产品经理,有了想深入探究的想法。
一个入口,处理原本需要五六个App才能完成的事情传统意义上的“拍照工具”,只停留在“识别”或“搜索”阶段,而夸克AI相机则从“识别”进一步走向“理解 → 分析 → 建议 →生成”。
你不需要在多个App之间跳转,也不需要再手动拼接流程,它把复杂的多步任务变成了一个简单动作:拍一下就好。
✅ 三个真实场景,看看它的“任务闭环能力”:
🧾 一张模糊、有水印的旧文献图表
拍照后自动去水印、高清化,识别数据内容 → 查找原始出处 → 智能总结 → 输出结构化综述草稿。
📝 一张课堂板书或会议白板照片
拍照后自动识别文字 → 去手写背景 → 提取要点 → 自动生成学习笔记或行动计划。
📊 一张健康报告或财报截图
...
AI编程利器Trae的另类用途,帮孩子解决数学学习的难题——慢慢学AI155
写在前面
AI 编程工具很多,免费好用的却不多。
很多人觉得编程离自己很远,真的是这样吗?
小朋友在学习的很多阶段都会遇到卡点。
比如浓度问题,追赶问题。
现在有一种办法,让小朋友参与其中,完全个性化教学,增进亲子关系。
那就是 AI 编程
结果展示
执行过程首先需要在电脑上安装 trea,下载地址是 https://www.trae.ai/ ,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下载好以后,拖进来就可以了
毕竟是国人的作品,用户体验上做了很多考虑。
熟悉基本操作
右侧会有 2 个标签,Chat 和 Builder,它们是不同的模式,简单理解为
Builder 模型:从 0 到 1 直接生成,适合我这样的小白用户Chat 模式:精修模式,适合动手能力强,有编程基础的小伙伴
基本的操作就是这样了,记下来我们正式开始探索。
用编程的方式做一个浓度问题的视频新建一个空白文件夹
点击右边的 “打开”,会提示是否信任,我们选择信任
开始探索直接在 Builder 模式下,让系统生成一段视频
1帮我用python做一个浓度问题的视频,基于manim,大概1分钟,多用一些试管 ...
AI 编程工具卷起来,豆包marscode插上Deepseek会发生什么——慢慢学AI154
写在前面
作为编程辅助工具,豆包 marscode 是一个 vscode 插件
现在又接上了 Deepseek 的能力,相当于我们又多了一个白嫖 deepseek 的机会
cursor 等编程工具由于网络等限制,
结果展示
执行过程首先需要在电脑上安装 vscode,下载地址是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安装以后,打开 vscode,安装 marscode 插件并登录
安装 marscode 插件
注意,要选择 marscode 官方的。
点击 “install“ 安装插件。安装成功以后,右侧会出现一个图标。
建立空白文件夹并打开
点中文件夹以后,”选择文件夹”
注册/登录 marscode
这个时候会弹出一个窗口,我们点击 “Open”选择自己常用的浏览器
登录,可以手机登录,也可以抖音登录登录以后,会提示授权授权并打开
选择 Deepseek R1
让它帮我们做一个粒子效果的内容最后,让点击内容中的 Apply点击 Accept,就可以了。
运行看看效果它会给我们一个命令,需要我们先开启终 ...
为何选择Cline?一位谷歌资深工程师眼中的AI编程助手终极指南——慢慢学AI153
写在前面
很多人用过 cursor 等工具都会觉得,在真正工程开发中,好像缺点什么
如何让 AI 不只是写代码,而是真正理解并操作你的整个开发环境呢?
在处理复杂项目时,你是否遇到过上下文管理的困扰?来看看 Cline 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智能管理项目上下文
运行时调试让你头疼?Cline 独特的计算机使用功能如何让 AI 真正”看见”并解决运行时问题
想知道为什么资深工程师更推崇Cline而非GitHub Copilot或Cursor?一文读懂主流AI编程助手的优劣对比
译者注一篇来自谷歌资深工程师关于 AI 编程的经验总结,原文地址为 https://addyo.substack.com/p/why-i-use-cline-for-ai-engineering ,非常值得参考。
文章内容AI编程助手领域充斥着许多声称能够彻底改变开发工作流程的工具。作为一个在复杂系统领域工作了几十年的工程师,我对这些声称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在对主要工具(Cursor、WindSurf、GitHub Copilot等)进行深入测试后,我发现Cline **- 一个免费的VSCode插件 -** 对于严肃的 ...
cursor不能免费了,来看看cline咋薅claude——慢慢学AI152
写在前面
cursor 的羊毛是越来越少了
想要免费用 claude 咋办?来看看
效果展示准备工作
安装 vs code 环境
注册一个 github 帐号
详细步骤安装 copilot 插件打开 vs code,在左侧菜单找到扩展,也就是方块图标,搜索 copilot,找到以后,点击安装按钮。
安装好以后,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图标,通过它登录。登录成功是这样的状态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使用 claude 和 GPT 4o了。
如果只是免费使用 claude 和 4o,到这一步就可以了,如果想有更好的编程体验,那我们继续。
安装 cline 插件同样地,搜索 cline 插件,如下
类似的,也可以安装 roo code 插件。安装成功以后,左侧会出现 cline 的图标,如图:
点击以后,在它的设置界面,右上角点齿轮。
选择API Provider 为 VS Code LM API,然后选择相应的语言模型。
设置完成,点击 Done。回到页面,尝试让它解释代码逻辑。
提示是否同意看下它的结果让它用中文
cline 很值得深入探索,后续可能会考虑出一期关于 Deepseek + clau ...
【翻译】深度对话谷歌 DeepMind CEO:AGI何时到来?AI会骗人吗?虚拟细胞将重塑医药研发——慢慢学AI150
译者注 - 五个关键观点
AGI 落地时间
DeepMind CEO 预测还需3-5年
对商业意味着什么:需要未雨绸缪?还是保持观望?
AI 将如何改变工作
AI 正在从工具转变为”数字同事”
未来更像私人助理,可以处理邮件、会议、文档等日常工作
AI 创新的边界
现有 AI 更像”高级重组器”,不是真正的创新者
创新仍需人类主导,AI 更适合辅助角色
AI 系统的隐患
研究发现 AI 可能出现”欺骗性”行为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商业模式的转变
“AI 代理人经济”可能出现,AI 之间直接进行商业谈判
传统中介服务行业将面临挑战
为什么值得一读?
来自诺贝尔奖得主的前瞻性观点
揭示AI从工具到通用智能的演进路径
帮助企业领导者在AI浪潮中把握机遇
提供AI时代企业转型的实操建议
背景信息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通用人工智能)指能够像人类一样执行各种认知任务的 AI 系统。与目前仅擅长特定任务的专用 AI (如图像识别、语言处理等)不同, AGI 应具备人类般的通用学习和认知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A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