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别乱帮忙!41%创业者热衷“红灯任务”,技术不行员工更痛苦——慢慢学AI163
写在前面
- 打工人盼 AI 当苦力,老板却盼 AI 干掉打工人——你求效率,他图裁员。
- 最惨的不是被 AI 替代,而是 AI 干你不想干的,老板还觉得你多余了。
- 很无奈的是,大多数创业者调研的是打工牛马,而不是老板。
- AI 技术越先进,越容易掩盖那些没人愿说出口的冷血管理真相。
- 员工幻想协作,老板押注替代——AI 还没进化完,信任就先破产了。
打工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 AI?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员工期望与 AI 能力之间的鸿沟,并指出了最值得投入研发的关键领域。
人工智能正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如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依赖 AI,自动化技术正在重塑整个经济领域,从亚马逊到微软等公司也纷纷宣布,将因部署 AI 而进行裁员。
然而,在财报电话会和新闻报道的主流论调之外,一些关键问题仍悬而未决:员工到底想从 AI 中获得什么?现有技术的能力又是否与这些期望相符?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来自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HAI)和“数字经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美国员工和 AI 专家进行了一项综合研究。他们调查了 1500 名员工,以厘清 AI 在哪些工作场景中能带来助益、又可能在何处造成损害;同时,他们访谈了 52 位 AI 专家,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前的技术能力。随后,研究人员将员工的期望与 AI 的能力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识别出那些真正值得被自动化改造的机会点和任务。
这份预印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员工主要希望将 AI 用于处理重复性任务,但同时希望保留自己对这些 AI 工具的主导权和监督权。但令人警惕的是,研究也揭示出,员工对 AI 的期望与 AI 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脱节。
研究结果还表明,能够带来更高薪酬的工作类型正在发生转变:传统信息分析工作的薪资可能会下降,而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随着劳动力的不断演进,理解并弥合员工期望与 AI 能力现实之间的鸿沟,对于那些力求成功整合 AI 技术的组织而言至关重要。”该研究的合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HAI 成员杨笛一(Diyi Yang)表示,“这份报告为我们评估当前 AI 发展阶段,提供了一个及时且结构化的基准。”
员工想要什么
学者们调查了来自 104 个不同职业的 1500 名员工,以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期望自动化,又在哪些方面抗拒自动化。
信任,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45%的受访者对 AI 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表示怀疑,23%的人担心失业,16%的人则担忧缺乏人类监督。许多受访者尤其担心 AI 会侵入创意性工作,或被用于处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
相反,他们非常欢迎那些能帮助他们解放时间、从而从事更高价值工作(69.4%)、减少任务重复性(46.6%)以及提升工作质量(46.6%)的自动化。具体来说,他们欢迎的自动化任务包括:安排客户会议、维护信息档案或修正记录中的错误。
该研究还探讨了员工对 AI 参与程度的偏好。大多数受访者青睐一种协作模式,其中 45.2%的人希望与 AI 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35.6%的人则希望在关键节点上由人类进行监督。学者们指出,这清晰地表明了员工对完全自动化系统的抵制。
总体而言,员工更青睐与 AI 建立平衡的协作伙伴关系。
“这些发现表明,AI 在工作场所中更适合扮演辅助角色,将员工从低价值或繁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取代他们。”该研究的作者、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Erik Brynjolfsson)说。
揭示鸿沟
随后,研究团队借助 AI 专家的专业知识,将各项工作任务划分为四个区域:
- 绿灯区:员工自动化意愿高,且 AI 技术能力强的任务。
- 红灯区:员工意愿低,但 AI 能力强的任务。
- 研发机遇区:员工意愿高,但 AI 能力尚有不足的任务。
- 低优先级区:员工意愿和 AI 能力双低的任务。
通过将企业实际的 AI 应用情况映射到这四个区域,团队发现了显著的错配:41%的任务落在了“低优先级区”和“红灯区”,这意味着许多 AI 的落地应用要么是员工不想要的,要么是技术上难以实现的。这包括撰写创意内容或准备会议议程。其他任务则落入了“研发机遇区”——员工有需求,但技术上尚不成熟。这些任务包括监控预算和制定生产计划。
将员工期望与 AI 专家评估的能力划分到四个任务区域后,我们发现员工所想与技术可行性之间存在错配。
“这张图谱凸显了一个紧迫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研发机遇区’内任务的研究投入。”布莱恩约弗森强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未来的 AI 技术与那些目前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高影响力机会对齐。”
技能价值的转变
学者们表示,随着 AI 和自动化重新定义工作,员工技能的重要性也可能随之演变。为了探索这一转变,他们分析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将各种技能的价值与那些最不容易被 AI 取代的技能进行了比较。
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分析表明,当前的高薪技能——如数据分析和流程监控——其价值可能会下降。相反,与工作优先级排序、组织规划、培训指导以及有效沟通相关的技能,其重要性将日益增长。
通过对比不同技能的平均薪资排名和所需的人类主导程度,我们发现人类核心能力的价值正在发生转变——从信息处理技能转向人际交往技能。
“我们预计,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技能需求将下降,因为 AI 在这些方面已展现出强大能力;而对需要人类互动和协调的技能,重视程度将会增加。”杨笛一说,“这些发现为我们洞察 AI 的融合将如何重塑劳动力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早期视角。”
为什么员工的偏好至关重要?
“随着 AI 系统能力日益强大,企业在部署这些系统时的决策,往往是基于技术上的可行性——然而,员工才是受这些变化影响最大、也是经济最终依赖的群体。”该项目负责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生邵一佳(Yijia Shao)说。将员工的视角纳入考量,不仅对于确保技术的伦理应用至关重要,也是为了构建出在实践中能够被信任、被接纳且真正有效的系统。这还有助于揭示被忽视的机会,并引导更多“以人为本”的创新,从而反哺技术自身的发展。
尽管这项研究是首次对员工偏好与技术能力进行的大规模审视,但研究人员也承认,这项工作必须持续更新,以跟上 AI 飞速发展的步伐。对于希望成功应用 AI 的企业和期望与 AI 高效协作的员工而言,与时俱进将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