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的兰教授分享了关于 AI 焦虑的思考,在 20 年前,初出校园的兰教授,在绘图数字化的刀耕火种时期,选择了当时还非常新的 3 D 工具,在行业中形成了碾压式的竞争优势。这种降维打击,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探讨。

在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历史的车轮总是无情的。亚当斯定律的另类解读,人们在青壮年时,应该要拥抱变化,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独特优势,占得先机。无疑,青年时期的教授无疑是勇敢而果决的。

年初因为兴趣参加了几部 AI 动画的制作,学习了基础的编剧理论,为了方便处理,还写了一些 GPTs 来辅助创作。一度认为自己掌握了先机。而现实世界总会打脸,专业的壁垒纵然不是童子功,也需要行业 Know How 的加持。

我们在工具层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也获得了许多正反馈,似乎在这一波浪潮中掌握了先机,实际上,AI 带来了技术平权,也带来了设计平权,甚至带来了审美平权。

我们可以简单认为,传统的审美诉求,在商业化上,有集体审美的要求和规范,殊不知,这样的统一化也有着长期的教化背景。在快速变化的今天,这种审美力也随着变化的加剧,传统大一统的审美也变得支离破碎,人们希望重塑,但是多样性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使用 SD,使用 MJ 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了训练数据的价值。我们的训练数据,我们的审美,一直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测的存在,然而,教授给我们展示的色彩方案,历代服饰的规范,让这些玄之又玄变得触手可及。

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作,让普罗大众意识到,传统美学的魅力。

从来不认为简约而不简单的理念,系统的熵增是不可逆的。我们有厚重的历史传承,有复杂而有美的印记,为何不去发扬光大呢?简约是因为没有能力复杂,而不是复杂本身的错。